新闻资讯
集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民营科技企业
壹发展现状
① 市场规模持续增长近年来,中国钢结构建筑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据统计,2023年我国在建钢结构建筑面积达5.3亿平方米,比2022年增长10.2%;钢结构加工量为1.12亿吨,比2022年增长10.5%。自2013年以来,钢结构加工量年均增长率超过10%,显示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② 应用领域广泛钢结构建筑以其高强度、优越抗震性、低人工需求、短建设周期及绿色低碳等优势,在铁路道路工程、大跨度桥梁工程、电力工程、海洋工程等基建领域,以及大跨空间结构、超高层建筑、学校、医院、车站、机场、工业厂房、仓库等房屋建筑工程中实现了大规模应用。
③ 技术进步与标准化随着科技的进步,新型材料、先进工艺和智能化制造技术的应用不断推动钢结构行业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钢结构建筑的设计、生产和安装过程不断优化,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显著提升。同时,钢结构建筑的标准化和产业化进程也在加速推进。
④ 政策支持国家政策和市场需求对钢结构建筑给予了高度重视和支持。钢结构建筑作为一种绿色低碳的建筑方式,符合国家环保和节能政策的要求,因此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推广和扶持。
贰存在的问题
① 综合成本偏高尽管钢结构建筑在施工效率、得房率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但其综合成本仍未能达到市场竞争力水平。这成为阻碍钢结构建筑广泛推广的首要难题。
② 产业链整合不足钢结构建筑产业链上下游之间的沟通不畅,整体运行效率低下,导致成本提升。缺乏整合性的平台及有效的内在联系机制是当前面临的一大问题。
③ 专业人才短缺目前钢结构专业人才短缺问题较为突出。结构工程师群体以从事钢混结构设计为主,对钢结构的研究相对不足。高校教育方面开设钢结构专业的大学不多,相关课程安排也较少。
叁未来建议
① 优化发展环境推动产业链协同 融合,建立标准化、通用化、产业化完善的发展环境。制定绿色低碳住宅标准,推动钢结构建筑绿色建造、智能建造。
② 加强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推动钢结构建筑在设计、生产、安装等方面的持续优化。同时,加强新型材料、先进工艺和智能化制造技术的应用推广。
③ 降低综合成本通过规模化生产、优化供应链管理等方式降低钢结构建筑的综合成本。加强成本控制和效益分析提高钢结构建筑的市场竞争力。
④ 加强人才培养与引进加强钢结构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工作。在高校教育方面增设钢结构相关专业和课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同时,加强与国际先进企业和机构的交流合作引进优秀人才和技术。
⑤ 拓展应用领域进一步拓展钢结构建筑的应用领域特别是在民用住宅领域。通过示范项目推广、政策激励等措施提高钢结构住宅的市场接受度和应用比例。
⑥ 推动国际化发展加强与国际市场的交流合作推动钢结构建筑国际化发展。通过参加国际展览、技术交流等活动了解国际市场最新动态和技术趋势拓展国际市场业务。